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张晓龙:敢为人先勇做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全球快资讯

2023-05-08 18:21:30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 分享到:

5月1日早上,张晓龙如往常一样,来到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智控中心,逐一查看控制系统运行状态以及远传至智控中心的长输管道、喇二增压站等自建系统的装置工艺参数、设备状态后,又开始了系统开发和装置机理研究……这是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技术保障中心智控开发室工控开发岗工程师张晓龙的工作常态,年初以来,他仅仅就休息了两天,带领室内成员筹备并逐步实施本年度的智能化建设工作。

张晓龙是天然气长输管道智能化的先行者,也是自主研发、技术赋能的实践者。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将满腔热情挥洒在科研工作中,用踏实勤奋诠释责任和担当,用火热的青春和非凡的智慧助力企业智能化发展。从天然气分公司庆齐、庆哈长输管道智能化建设,到喇二增压装置、南八供热系统智能化改造,再到南压深冷装置控制系统升级,如今35岁的他已由一个“小白”成长为技术过硬的“大拿”。

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大庆油田“功勋员工”“新时代青年先锋”……取得的一项项荣誉背后,是他博学笃行、专于技术研发,始终奋战在智能化建设一线的坚实步伐;更是他担当尽责、敢于打破常规,推动智能化建设不断突破的奋斗足迹。


(资料图)

2020年,天然气分公司高点定位启动庆齐长输管道智能化研究项目,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鉴、更没有捷径可走,张晓龙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勇气,迎难而上、主动请缨,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从零学起、从头干起,自学编程程序、解读控制逻辑,累计翻译全英文技术资料600余页,学习控制程序十余万条,手写了11本学习笔记。连续50多天驻扎前线,废寝忘食,宿舍的伙伴经常能听到他关于智能化工作相关的梦话。

庆哈项目建设时,正是他母亲癌症化疗最难熬的时期,他没有一天向组织提出请假,多少个日夜,带着惦念和自责奔波于大庆与哈尔滨之间,义无反顾地奋战在施工现场,把对母亲的愧疚全部转化成了工作的动力。

“原来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更多的是依靠‘外委’处理,面对厂家我们没有话语权,而且厂家有时很难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心里干着急”,在生产装置工作8年的他,深切地感受过被技术封锁的难受滋味。

怀揣“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天然气人自己手中”的初心,按照天然气分公司“自主开发、自主建设、自主运维”技术路线,他带领团队自主开发编写程序7.6万条,绘制操控画面1315个,庆哈、庆齐长输管道全线2300个参数、510台设备全部实现远程监视、预警和自动操控;攻克管道泄漏检测等8项“卡脖子”技术,实现了安全监测由被动响应到主动管理等6个转变;开发气量错峰控制模型等16项自主核心技术,形成全面感知、预测预警、分析优化、智能控制4项核心能力,成功打造了具有“类人功能”的智能管道,填补了高寒地区长输管道智能化管控领域多项空白,有力确保哈大齐绥地区军工民商用户平稳用气,以科技赋能守护万家温暖。

“智能化就是要把人的智慧植入装置,对我们分公司来说,主要就是把多年来积累的管理要求、技术标准、操作经验融合到一起,通过汇总解析,转化成计算机的编程语言,植入到控制系统中,让系统自主感知、分析、判断、执行,实现‘类人功能’,替代人工操作的同时从根本上保障生产装置和管网运行平稳、安全可靠”,说起对智能化建设内涵和本质的感悟,张晓龙神采奕奕。

张晓龙深知智能化领域发展瞬息万变,唯有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丝毫不松懈,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全面总结智能建模经验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在推动油气加工工艺与数学模型深度融合上持续下功夫,找规范、学理论,对标行业、对比同行,深入研究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工艺、设备机理,开发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制冷及低温系统热力循环等核心智能模型,加快深冷、原稳等生产装置智能化建设,推动分公司油气生产全业务链智能化转型。

五一前夕,荣获2023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的他,在颁奖典礼上,近距离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劳模先进,倍感振奋、干劲更足了,“今后要继续向大国工匠刘丽等先优对标学习,切实扛起责任,踏实钻研技术,坚持独立自主实现分公司生产过程智能化这条主线,为高质量建设油田原创技术策源地而不懈奋斗!”(吴天鑫/文 张星臣/图)

编辑:李芊诺

责编:汪黄任

审核:王棕宝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